“孵化器要在硬科技领域寻觅或产生核爆点”,高质量孵化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浦东新区纳贤路800号一楼大厅,大中小企业联盟、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等标语,烘托着浓浓的孵化氛围。
八年前,这栋大楼里风风火火入驻了微软、阿里等孵化器,上海襄创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襄创创业孵化器”)也是其中一员。
八年间,景略半导体、移芯通信、泰矽微电子、森亿医疗、闪亿半导体……从襄创创业孵化器这家浦东“小而美”的孵化器中走出了一批优质企业,如今这些企业已成长为隐形“小巨人”企业。
八年后,襄创创业孵化器总经理陈华已然完成了从技术创新者到孵化人的蜕变、转型。从在硬核产业里找到垂直细分赛道,到倾其所有陪伴创业项目和团队一路风雨兼程,小编带你一起探秘他的孵化心经。
一条工业用电缆
“引入”景略半导体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回想起来,襄创创业孵化器的个项目正是如此吧。
彼时,襄创创业孵化器急需一个成功的案例在行业内树立品牌。2018年,正值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略半导体”)原有业务预备在美国上市,分拆的国内新团队经过重组,聚焦高速网络通讯芯片的研发,目标市场为网络通信、智能车载。在网络通信芯片这片蓝海市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技术作为底层的支撑性技术,技术门槛高,尤其车载高速网络技术被欧美厂家垄断,进入这一领域的挑战者寥寥。
“这是襄创创业孵化器的个项目,对我们至关重要。”个项目总是起伏波折。“光入驻前的谈判,三个月就进行了七八次,而且我还没接触到景略半导体的‘一把手’。”陈华百感交集,就在以为要失败时,终于接到了景略半导体联合创始人的电话。再次的会面和真诚沟通,终于让双方基本敲定了合作。
目前,景略半导体已成为国内家实现万兆以上高速以太网物理层传输技术,并在车载市场率先推出千兆PHY的芯片设计公司。凭借创新的数模混合信号技术架构结合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景略半导体的以太网PHY和SoC产品,在传输距离、可靠性和功耗等技术指标上居行业地位。
回想起来,陈华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景略首先看中了襄创创业孵化器物理空间的可塑性,而关键的是实验室的基础条件——配备的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缆“可遇不可求”。
出于记者的好奇,陈华特意带我们观看了工业用电缆
“当时基本没有孵化器会配置工业用电缆,我想既然是硬科技企业,实验室机房耗电大,普通电缆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汽车电子出身的陈华凭借这一点敏感性,当即耗资四五十万配置了一条500米长的工业用电缆、实验室基础及配电设施且自建机房,拉上40多根光纤,并在各个办公室/实验室门口分置了接口方便使用。
企业看中了襄创的物理空间,但提出要按照他们的需求重新改造,包括购买符合要求的办公设施,内部的网络和电线排布、工位、会议室等都需要重新设计排布,时间却只给了一个星期。“商务楼只能夜间施工,我和另一位合伙人一个星期几乎没有睡觉,小到一个电源插座都亲力亲为。企业看了很满意,改造完成第二天就搬进来了。”陈华笑着说。
从20多人成长到100多人,景略半导体在襄创创业孵化器发展壮大。从杂碎的日常办公基础服务,到政策申报、多样资源对接等大小事务,襄创创业孵化器如管家般一路伴随其一步步从“新生儿”成长为业内的“大好青年”。
采访那天,坐在6楼橙红色装饰的会议室里,陈华笑着说:“这栋大楼里,各家孵化器的底蕴、发展经历、转型都各有特色,襄创创业孵化器还是沿着既定的战略,心怀繁星,沐光而行。”
“成不了技术创新的领头人,就当技术创新的服务者。”陈华说。
回望来时路,也曾窘迫和迷茫。记得那是2016年,伴随“双创”热潮,陈华带着满腔热情和个人积蓄,投入到硬科技孵化事业之中,成为孵化器创业的一位新兵。2017年是襄创创业孵化器投入运营的年,全国“双创”发展如火如荼,但没有一家企业入驻。
“我参观了许多孵化器,前后和50多家企业交谈,去探究‘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孵化器’,尤其是在增值服务部分。”陈华“复盘”时认为,物业租金过高是问题之一,襄创创业孵化器是租房做孵化器,相较国有孵化器的物业成本更高,初创企业本来就缺钱,自然不会来。“更重要的是,孵化器需要差异化经营方式,仅提供一个物理空间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立足于帮助初创企业解决除技术研发外的发展难题,成为‘方案提供者’。”
同心同行多年后,景略半导体创始人被其细致服务所打动,主动邀请襄创创业孵化器参与投资。“他们也知道我们孵化器发展很艰难。”陈华心内五味杂陈,多年的孵化摸索实践与辛勤付出……这无疑是企业对孵化器的高嘉奖。
早已做好了“投早投小”
8年不盈利的准备
像景略半导体这样的项目的确可遇不可求,但做孵化是个长期事业,每年的创业项目多如过江之鲫,陈华又是如何判断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价值?
“我们不关注模式创新,只聚焦硬核科技。”陈华说,主要看企业是否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迭代升级的能力,赛道国产化增速是否高且可持续,以及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健康,创新价值能否为社会共享。
当下,氛围灯越来越受到“汽车一族”喜爱,然而其中的芯片大部分来自国外。2023年,襄创创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泰矽微电子推出的氛围灯专用芯片,填补了国产小封装汽车氛围灯芯片的空白,已经获得多家头部智能汽车企业的定点合同,即将进入量产爆发时期。
泰矽微电子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设计下一个新产品
成立不到4年,泰矽微电子自主研发了十几款芯片。有意思的是,其创始人熊海峰两次创业、跨越,都在襄创创业孵化器的同一个办公室。当初成立泰矽微电子,创始人熊海峰卖掉了一套房作为启动资金。刚成立不久,xinguan疫情爆发,泰矽微电子现金流十分紧张。襄创创业孵化器了解后,先后对其进行两次投资,助其渡过难关。“当时协议还没生效,我们就把钱打到账上。”陈华说。
此前,泰矽微电子原本计划落地外省市,襄创创业孵化器联手浦东国资共同投资,将其留在张江发展,并协助企业对接区域产业资源、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本,助力企业高速发展。目前,泰矽微电子已获得多轮高质量的融资,完成数十款自研芯片的发布,2022年成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式驶入发展快车道。
随着孵化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襄创创业孵化器开始践行“硬科技企业的追随者和陪跑者”的发展定位,以“具有高成长价值的创新主体是孵化体系的核心要素”为唯一标准,筛选、引进、培育“独角兽”潜质的创新主体,并与创新主体共担创业成本、压力;同时,2018年起,开始探索“投资+孵化”的经营发展模式。“硬科技企业是我们的压舱石。孵化器要有能力做硬核科技企业的队友,用服务赢得投资机会。”
“困难的时期在2019年。初我们预计孵化器在2019年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投早投小’8年不盈利,经营3年亏损800万左右。彼时预料中的企业‘爆发点’还没出现——在孵的景略半导体、移芯通信、泰矽微电子、森亿医疗、闪亿半导体等企业(这些企业如今已成长为隐形小巨人企业),都还处于研发阶段,实现的产品销售也很少。当时,整个自筹的孵化基金2000万元的盘子已花去一半多,却还没能完全验证孵化器自身发展定位的可行性。”谈起那些年,陈华还是心有余悸,“直到2020年,我们才刚达到孵化器经营的盈亏平衡点,所幸之前的投入没有全部成为沉没成本,大部分投入转化为孵化企业发展的刚需,我们也就心定了。”
对于襄创创业孵化器这样小而美的孵化器来说,硬科技孵化周期长、成本大、收益慢,联合孵化、联合投资、联合服务,无疑是好的选择。然而,陈华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孵化器是一个值得长期做的行业。硬科技企业发展需要很长的周期,追求快速获得收益的投资思路,会限制孵化器的发展空间,也会影响到孵化和服务的质量。”陈华透露,襄创创业孵化器一直采用自有资金做投资,如今已在筹备三期投资资金。“一期主要是投早投小,二期投资相对成熟一点的企业,三期也即将开始。如今,我们已经投资了8家企业,其中康希通讯已于2023年上市,另外2家在上市发行待审中,让我们静待花开吧。”
“孵化器如何盈利,没有标准模式,更没有可复制的模式。每一家孵化器根据行业、细分领域、资本背景的不同,都有自己的孵化模式,但硬科技孵化的本质是为了让企业更好更快实现从0到1。”多年探索、几经沉浮,这是陈华的心声。目前,襄创创业孵化器已孵化和服务了近60家科创企业,已经找到了生存壮大的独特模式,走出了一条“孵化+投资”之路。
图片
孵化器本身就是个很难盈利的行业。纵观国外,硬科技孵化器能盈利的也很少,数量也不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淘汰,一大批当时星光璀璨的孵化器黯淡了、寂灭了……但在浦东,有一批“小而美”的孵化器,在硬核产业里找到垂直细分赛道,倾其所有,陪伴创业项目和团队一路风雨兼程。
- 浦东国际人才港(张江投创园),环科路999弄,学林路站 2024-11-11
- 浦东“模力社区”上线,AI企业齐聚张江 2024-11-11
- 张江科学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2024-11-11
- 张江金蝶软件园"人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办公"的理念 2024-11-11
- 张江金蝶软件园(Key Office) 2024-11-11
- 上海张江长泰广场写字楼 2024-11-11
- 发现理想办公空间,尽在星创科技广场! 2024-11-11
- 上海张江科学城-星创科技广场-办公空间出租 2024-11-11
- 上海张江星创科技广场广告文案 2024-11-11
- 上海张江科学城 2号线广兰路地铁站 星创科技广场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