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园区介绍
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为核心,集中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规划到2007年形成初步框架,并逐步建设成为上海六大产业基地之一。重装备区具有港口岸线的优势,将设置用地规模较大、对港口、铁路等对外交通有专项要求地大中型企业。
临港芦潮港重装备产业配套园区位于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内,属于重装备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面积为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及其优越,规划区域西至E4路,南至人民塘、D2路,东至南芦公路,北至D3路。东侧由200米宽森林绿带与芦潮港分城区紧密相连,由其提供直接的生活和生产配套服务,并与物流园区遥相呼应,紧靠东海大桥、滴水湖,与洋山深水港隔海相望,南有保税港;园区南北D2、D3公路贯通临港物流园区和重装备产业区。
地理位置
芦潮港分城区水陆交通发达。海上出芦潮港码头到浙江宁波、舟山、普陀山、大小洋山等地,在一、二小时之内。陆路距离海港新城5公里,距离洋山深水港32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27公里,距离上海市中心52公里。紧邻沪芦高速、两港高速、东海大桥、D2大道,区内有D3大道与临港物流园区和重装备产业区贯通。规划中的轻轨与磁悬浮列车将成为连接芦潮港与上海市区及空港的重要通道。
交通优势
芦潮港分城区毗邻临港物流园区和重装备产业区,两大园区的人流和产业外溢为芦潮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近水楼台”的先机。
临港新城总面积为二百九十三平方公里,由近一百平方公里的海港新城和近二百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组成。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功能成就了海港新城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紧临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五龙汇聚的优势,成就了临港产业区发展成为国际装备制造业和物流综合基地的先天条件。
规划包括六大制造基地、标准厂房等用地;另外还包括泥城和芦潮港两个城镇生活区。装备产业区是现代装备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地区,并注重与滨海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区特有的7.8公里海岸线、浦东铁路支线穿越和电厂落地的特有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交通骨架和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园区整体规划图
“重、大、超”装备基地
围绕上海电气临港园区为,以迅速提升上海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规划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重型燃气轮机、超大超重型化工压力容器(如煤液化、石油精炼等)、极端重型设备(如能源、冶金、锻压、盾构合矿山挖掘)、其他重型综合设备、相关产业电站设备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以及锅炉和原动机制造等重大项目区,建成超大极端制造能力生产基地。
船用关键配套件制造基地
以建设国内规模大、水平优、国际的船用关键配套装备制造基地为目标,中船集团沪东重机船用柴油机项目、电气集团曲轴项目为,加快发展船用发动机制造、船用轴承和齿轮制造、其他关键船用设备及各种海洋机器。
汽车整车基地
吸引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落户临港,推动临港建设成为自主车型和自主品牌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以重卡和专用车为主的商用车基地。继安亭、金桥之后,成为上海市第三个汽车产业基地。
物流装备基地
中集集团临港园区为,引进国际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集装箱吊装机械、码头低速牵引车、重箱叉车、集装箱制造及服务、集装箱运输车辆整车、拖车、半挂车、空港设备等物流装备机械产业。
轨道交通制造及维修基地
适应城市未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需求,以建设低速磁悬浮试验段为契机,发展相关的装备与配套产业。依托电气集团、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企业,发展地铁、轻轨以及磁悬浮机车车辆,轨道交通用信号系统和通信设备、电气设备、车站机电设备等。
装备制造共性配套基地
对相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能耗高、具有特殊处理要求的装备制造配套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和集中布局,重点发展大型工件的铸造、锻压、热加工和钢结构、模具、油漆等大型装备所必备的共性配套产业,实现化生产和污染集中处理。
上海临港芦潮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是由临港集团和芦潮港政府共同组建而成,是配套园区建设、开发、招商引资的唯一主体,统一负责园区的总体规划、建设、招商、咨询等服务。
- 洋山保税港区 2025-01-08
- 临港物流园区 2025-01-08
- 临港奉贤园区 2025-01-08
- 上海交科松江科创园 2025-01-08
- 交科医疗健康产业园 2025-01-08
-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5-01-08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Lingang Section) 2025-01-08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2025-01-08
-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办公楼出租信息汇总 2025-01-08
- 外高桥进出口超市展厅-高帆大厦写字楼出租信息 2025-01-08